张庭伟:城市时代的城市设计——空间是为了用的,不是看的!

2021-09-23             

张庭伟

伊利诺伊大学(芝加哥)

城市规划系荣誉退休教授


1

创造有实效的公共空间:场所


世界已经进入了城市时代。“城市问题”是1976、1996 两届联合国人居高峰会议的主题。2016年第三届人居高峰会议的主题是《为所有人建设可持续城市和人类住区(基多宣言)》会议的中心观点是认为,城市的组成是多元的,是有利益冲突的。城市的活动非常多样并且高密度,所以需要社会整合,而实现社会整合就需要公共空间。


公共空间是重要的物质交流载体。在人居三《新城市议程》中界定了公共空间的内涵:城市公共空间包括街道、人行道、自行车道、广场、滨水区、花园和公园等等;公共空间的评价标准--安全、包容、便利、绿色和优质的多功能使用;公共空间建设的最终目标是确保人类发展,建设和平、包容和参与型的社会,促进共处、相互联系和社会包容,这也是当代城市设计的最终目标。


基于以上,提出几个基本观点:

1.空间是为了用的,不是看的!城市里有太多仅仅为了看的“景观”和“空间”,它们不是有实效性的公共空间。


2.公共空间要具有实效性,就必须能够为公众利用,受公众欢迎,有公众参与管理,形成公共场所。没有人只是一个空间,有人才是一个场所。


3. Fridemann提出理想社区发展目标有三点:宜居、高效、可持续。公共空间也如此。


4. Brown、Dixon 和Gillham认为城市设计是社会空间的公共艺术,应该适合人和场所两方面的需求:为一个快速变化的社会给出合适的形式,为一个快速变化的世界塑造合适的答案。


上述专家都认为城市设计的原则应该是把分散的城市社会,利用公共空间来形成一个共同的家园。让城市设计的每个维度都考虑到可持续性,同时要增加个性的选择,并能够促进公众健康和营造宜人的场所。


城市设计关注人居空间环境,核心问题是要能够“落地”。过于宏观的城市设计项目如 “城市空间轮廓线设计”、“城市整体色彩设计”、“城市整体照明色彩设计”大多是为了好看, 对创造有实效的公共空间,对创造宜居场所,贡献有限。


城市设计如果要为城市做出正面的贡献,可以有两个途径:

1.针对具体城市街区或节点的城市设计项目,创造有实效的公共空间即场所(place)而不仅仅是空间(space)。


2.通过有法规作用的城市设计导则,鼓励建立有实效的公共空间。

JonathanBarnett: “Design city without design buildings”




图1:Gibberd 在《Town Design 》书中介绍的欧洲传统公共空间:尺度,界面



2

当代城市设计研究的四个方向


城市设计研究从传统到当下,可以发现沿着四个方向发展。

1.政治经济学角度---空间的政治属性。80年代后出现的研究角度,以西方马克思主义、结构主义为框架,领军人物列斐伏尔(Henri Lefebvre),代表文献《空间的生产》,提出绝对空间和抽象空间。主要是讨论空间的社会政治意义,及空间与资本的互换;哈维(David Harvey)及他的《反叛的城市:从城市权利到城市革命》。


这个方向的研究更多属于城市理论和政治经济学研究,以研究为主而不是应用。新自由主义被认为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最新阶段。但是这些研究忽视了空间的使用功能,强调空间建设背后的政治性,但他们在研究空间背后的政治性时,恰恰忘掉了公共空间在政治生活中有非常大的作用。从古代城市开始,城市的公共空间就是城市生活的中心,是城市政治生活的载体之一。


2.空间形态学角度--- 空间的物质属性及社会属性,从形态学(morphology)类型学(typology)等设计理论开始,进一步引入生态学、社会学、历史学等领域,内容进一步丰富,并已经拓展到可持续发展、生态环保、地方特色、历史保护、社区参与等诸多方面,有大量研究成果和出版物。甚至Jacobs 的《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一书中也涉及城市公共空间的规划设计问题。这个方向是当代城市设计研究的主流,比较实用,落地。


3.空间的文化社会意义--- 空间的文化属性,最早提出建筑人类学的拉普普(Amos Rapoport)代表文献《住房形态及文化》(Culture and House From,1966)、《建筑环境的意义》(The Meaning of the built environment)强调文化对形成人居环境的决定性影响。当代的佐京 (Sharon Zukin) 在《城市文化》(The Cultures ofCities, 1996) 中讨论文化对美国城市的扩展、对形成当代美国城市社会的重要作用,以及美国文化对全球的负面影响。这个方向仍然是以研究为主,越来越联系到城市社会学。


4.数字技术及大数据的应用,包括基于GIS 的城市空间分析,遥感及无人机应用等——1990年代以后兴起,高科技在城市设计中的应用日益广泛深入,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对城市形态及使用状况做模拟分析,帮助设计并形成新的、有特色的、融入文脉的公共空间。如宾大的城市空间分析专门化(Urban Spatial Analytics)(一年制硕士)。这个方向可以说是方兴未艾,有大量研究,也有实际应用,未来很有前途。

3

三个影响当代城市设计的关键因素

1.时间:当代(后现代时期)的城市改造,由于社会多元化程度高,信息化水平高,外部社会对改造成果的影响大于设计师的影响,设计师必须学会倾听妥协,这和现代主义时代的理想主义设计理念不同。



图2:Amos Rapoport:设计如何形成

2.空间:空间上逐步转向存量改造为主,存量空间与增量空间设计的最大差别是城市的存量空间中已经有居民生活和活动。因此当地居民的参与成为改造的重中之重,政府、开发商、设计者都必须考虑原居民的需求。存量空间在改造、设计过程空间是必须要和原环境、原住户有对话协调。如北京大栅栏更新,就是微更新和微改造,业主直接和设计师对话合作。


3.设计:量体裁衣,后福特时代不存在可以复制的模式,只有个性独特、不可复制的量体裁衣。

4

城市设计多样化的途径


当代城市设计需要新理念的引导。应对千城一面的问题,可以有两种途径:

1. Every DayUrbanism。“日常城市主义”,从本土特色出发,因为南方北方、东部西部本来就各具特色,所以要向民间学习,发掘地方居民的活动特点及民间建造的传统,加以总结提练,走本土化道路。在城市改造中认同地方的informal非正式建设,重视社区层面小微公共空间的建设。



图3:EveryDay Urbanism- 欧洲传统城市的肌理,密度,界面形成公共空间个性特色



图4:Every Day Urbanism:San Antonio River Walk注意界面尺度,充分利用老建筑及自然气候环境





图5:Every Day Urbanism:SeasideNewtown出于传统的基本空间结构及建筑设计

2. Post Urbanism “后城市主义”,通过邀请国际明星建筑师star designers (R. Koolhaas, Z. Hadid) 创造独特的地标性建筑物,创造高大上、与众不同的新形象,国际化道路



图6:Post-urbanism—创造新地标,EXPO2010, Shanghai






图7:Post-urbanism 纽约中央车站 Santiago Calatrava

两种途径各有用途,可以应用在不同地方、根据不同条件、采用不同途径。中国现在城市设计的偏向是过于强调地标性、国际性而忽视本土性、社区性。不论什么途径,重要的问题是公共空间必须有实效,为此必须考虑社会,居民,环境,公众参与及公众管理。


5

创造有实效的公共空间:四个要点


1.公共空间周边的用地性质应该保证有多样性的人流活动,详细规划中必须保证公共空间周围用地性质的多样性,有不同人流活动,避免在人流稀少、不对外开放的地点(如政府机关门口)布置大广场或大绿地。提倡生活区中有特色的小马路小花园。人居三指出:“公共空间的主体是街道、人行道和自行车道、广场、滨水区、花园和公园。” 不包括政府门口的景观广场。



图8:Post Urbanism Lincoln Center, New York 公共空间界面及公众参与管理

2.公共空间的界面设计应保持小尺度,有可识别性,界面建筑物的形象要具有可识别性与独特性,布置为人服务的设施(餐饮,便利店,玩具店,书店),力求保持小尺度,具有亲和性。





图9:Every Day Urbanism-苏州金鸡湖杨公堤

3.公共空间应该融入周围的物质及人文文脉(Context)尊重历史文脉。融入环境不仅体现在物质形态上,还要体现在保护社会网络的文脉上。



图10.:Every Day Urbanism:方塔园。传统公共空间的重新组织及提升,理想主义设计及对当代社会环境的调适。

4.公共空间的交通组织应该以步行为主,提倡慢交通、步行、公交,减少小汽车穿越,力求留住在公共空间中人流。


6

一个全面体现了新理念的实例:纽约高线公园

为何介绍高线公园(High Line Park)?因为它在多方面体现了人居三《新城市议程》的核心愿景:为所有人的城市(Cities for all)。它获得APA的2006年全国杰出社区规划特别创新奖。


高线公园体现了所有社会群体、不同生活活动功能、不同环境条件,通过共同参与、共同营造公共空间而在城市中的共存。这个创新的公共空间体现了城市设计的社会贡献。


纽约铁路高架线路建造于1934年,曾被称为纽约的生命线,把粮食蔬菜等从纽约港转运到市中心。但1980年基本停运, 政府计划拆除。1999年两位非规划领域的当地居民发起了“高线之友”非盈利组织,倡导将高线铁路改建为公众休憩空间,得到居民支持。2003年以国际招标完成了规划设计,通过众筹获得50%的建造经费及90%的运行经费。2006年4月开始改建,2009年6月首期开放,2014年最后一段公园开放,2016年最后一个空中广场完成。是体现 Crowdfunding、DIY、PPP、Participatoryplanning 的优秀实例。



图11:纽约高线公园 总平面 资料来源:张庭伟等:美国规划学会最佳规划获奖项目解析,2012

高线公园两个发起人海芒德(Robert Hammond)和大卫(Joshua David)经过自身的社会影响力与号召力吸引社会各个阶级的公众参与。



图12:发起人海芒德(Robert Hammond)和大卫(Joshua David)在改造前的基地




图13:纽约高线公园—改造后现状




图14:纽约高线公园—局部设计手法

高线公园体现了当地城市设计理念的转变

注重空间的社会功能,从自上而下地落实政府决策,转向自下而上地应对居民需求。


对规划领域的贡献:高线公园成为“适应性再利用”(adaptive reuse)的样板,即根据当地条件,通过重新设计整合,创造性地利用原有环境,带动整个地区的再生,而不是拆迁推平。高线公园的成功,影响了世界其他地方的一大批旧区改造项目。如多伦多的West Toronto Railpath项目。


规划主题是把高线公园及其所在地区看做纽约城市发展史的缩影。空间内容上串联了从港口,到制造业,到商业服务业,到全球创意产业中心(Chelsea及SOHO)及各种活动混合的新兴地区。公园串联周围地区,成为城市发展史的展廊。



图15:公众参与施工





图16:改造后现状

高线公园引入了新的设计理念,强调高线公园不是中央公园,不是逃离城市的避难所,而是展示纽约城市生活方方面面的平台,展示城市的复杂性,包括好的、坏的,公园就是城市本身的一部分。



图17:纽约高线公园—多维立体的公共空间




图18:纽约高线公园—观景节点

规划部门基于三个原则修订了区划法规:

(1)利用工业遗址,转变高架铁路的功能,创造为周围居住区服务的公共空间,尤其为提升中低收入者的居住质量服务。


(2)保护本区域艺术走廊集中的独特性。公共空间不是通常的广场,而是一条线。并且不是硬加一个新项目,是利用原有的条件进行改造。


(3)尊重私有财产,准许高架铁路下土地的拥有者将地面层的建筑面积转移成高线上的“可用面积”,通过开发权转移可投资其它项目,由此获得土地所有主的支持。减少了开发阻力,实现社区、政府、业主三方共赢。





图19:纽约高线公园—周边建筑:功能及空间的混合使用

设计过程和方法上的创新

(1)公私合作的成功实例。社区是运行管理的主体,民间资本是投资的主体,政府以修改法规、提供启动资金作为支持,减少了改造的社会、经济和文化代价。


(2)公众参与的成功方法。通过“高线之友”这个非盈利性公益组织,公开征集会员,编制规划、建设管理。众筹--50%的建设投资(7600万美元)及90%的运行维护经费来自于“高线之友”,公园也在“高线之友”管理下。

项目带来了一些转变与影响

借助于这个项目的成功,吸引更多的产业和投资,带动了邻居地区的功能转变。新的设计理念、手法及环境形象,例如植被完全采用本土品种。同时体现了一个新的理念:城市公共空间应该就是城市的一部分,而不是外部植入的、并不是一个世外桃源式的存在,本身就是就是城市的一部分。DIY培育了社区拥有感,居民自己建造、管理公园,把关心自己家的小花园的热情,转化为关心公共的大花园。


当然高线公园是个很成功的设计,也许太成功了,因此产生了一些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和一定的代价。例如旅游的过度开发影响了居民生活。同时应该看到高线公园的推广也存在一定的局限,纽约高线公园的成功与公共参与中的成员组成、周围居民的素质以及政府的支持是分不开的。


总而言之,高线公园成功体现了从城市更新到城市复兴、通过城市设计来实现创造场所,创造好的公共场所。



图20. 纽约高线公园—保留部分旧铁路并用本土植物


7

结论:当代城市设计正在转变

高度城市化的社会环境日趋多元复杂,需要包容共存,设计师的思维需要改变。公众参与及自媒体舆论的重要性(有正面影响,也有反面影响)在上升。城市中的公共空间成为社会整合的载体,城市设计必须具有个性特色,特色要根据题目本身所限定的条件下,注重存量空间提升。城市设计不是出于空洞的概念,而是必须创造有实效的公共空间。


延伸话题,大家可以思考一下:中国当前的“景观城市主义”、“关店封墙”是否有利于创造有实效的公共空间?

文章来源: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培训办

听录整理:刘源,并经演讲嘉宾本人审阅和修改,同意发表。


编辑: